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

書評:葛洛夫給你的一對一指導(One-on-one with Andy Grove)

 

本書收錄了英特爾聯合創辦人、前首席執行官—安迪·格羅夫,在報紙上撰寫的專欄文章,並將這些文章集結成書。相對於格羅夫的其他管理學專書,這本書是我個人愛不釋手的一本。本書將格羅夫的理論放到現實中演練,並與來信讀者們針鋒相對。

當管理理論走出象牙塔,面對真實世界的挑戰時,是為管理學最有趣的部份。

 

本書是由一系列短篇文章組成,各章節之間並沒有太多的連貫性。在這裡,我摘錄了我認為有趣且值得借鑒的部分:

-讓員工犯錯,但前提是不能影響內、外客戶端,否則這是不負責任的管理風格。(關於這點,我想所有轉換跑道的人必定心有戚戚焉。職場前輩們總用「不要當伸手牌」、「犯錯才會學習」這類冠冕堂皇的藉口來掩蓋組織、個人在教學上的失敗,並且總告訴你,過去我們也是這樣邊錯邊學過來,這邏輯實在槽點滿滿。)

-培養繼任人選是事業晉升的關鍵之一。

-在開會時,先尋求共識,而不是直接尋找解決方案或答案。

-決策形成的前期,大量與外部、可能的合作夥伴討論,較易形成共識,但此共識並非必要。

-釐清問題: 是方法,還是人?

-消息越壞越要溝通,不論對上或下、內或外,自己提供的版本,總比被媒體主宰好。(這點應該也是現今公關的圭臬,非常實用。)

-讓員工知道自己的給薪、薪水級距,讓員工知道越多關於自己的資訊,流言蜚語的影響越小。

-升遷談判,具體描述自己已經在做,但實為主管的工作,但千萬不要強調這是主管的工作,而是著重說明你具有駕馭主管缺的能力。

-處理落選者(包含自己),可討論「如何爭取下次升遷機會」,而非著重在「為何這次失利」。

-最好的工作,就是和你喜歡相處的人為同樣的目標而努力。

-以重要性來看,職業生涯的長遠發展的重要性,絕對超過明年的薪水。

-女性在職場遇到的困難: 本篇以女性投稿為主,包含如何面對「外貿協會」、「打進男孩俱樂部(管理層)」,妙趣橫生,十分推薦!

隨著職場、經歷的變動,本篇未來應該會持續增加心得,謹以此篇作為筆記,增加印象。


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

書評:再讀「動物農莊 」

 

參與了IG @music_story_addicts的抽獎活動,有幸抽中拿到這本最新的動物農莊。筆者從小連發票都沒中過一張,各類抽獎永遠都是安慰獎,倒是抽獎、留言贈書,這已經是第三本了,看來財庫都在書中?
動物農莊這本經典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,此次新版的亮點在於,收錄了過往被刪的作者自序,出版商也巧思獨具的放在書末,是神來一筆的彩蛋。重溫內容,再讀這篇因壓力團底審查而遭刪除的自序,當真是首尾呼應,又有種以古鑑今之感慨。

在這篇被迫刪除的自序中,串聯了對各式議題的批判,知識分子與媒體為了主流民意而自發的審查行為,藥品專利與既得利益導致無法碰觸、討論,因為緊急時刻(戰時)便無需包容忠誠度有問題的媒體,隨手一翻,居然在字裡行間裡看到都是2020迄今,歷史當真是不斷的重演。

個人挺喜歡喬治.歐威爾(George Orwell)這種極度中立的思考觀點。史上有名的學者、作家都已代表某種價值觀而為一代宗師,但反而是經歷過戰爭、經濟蕭條,在公、私部門皆任職過的歐威爾,才真正具有乾淨透徹的觀點,幽默的道出左右兩派的虛偽。

可惜,歐威爾也印證天才總是死後才發光,帶著嘲諷虛假世界的筆,先走一步。

僅以這篇紀念這位極具洞見且幽默的大師。